114年3月底職位空缺概況調查統計結果
- 更新日期:2025-09-08
壹、提要
一、本部自本(114)年起按季實施「職位空缺概況調查」,本年3月底調查(以下簡稱本次調查)為首次辦理,未來將透過長期之資料觀察,掌握勞動市場職缺狀況之變化。職位空缺(以下簡稱職缺)之產生為經濟運行常有現象,代表市場之勞動力需求狀況,與「勞動需求大於相關勞動供給」所形成之「勞動力短缺」現象不同。本次調查以職缺與進入率、退出率(以下簡稱進、退率)及招募時間等資料併同觀察,以完整顯示勞動市場各行業之人力需求、留用及補實之不同樣態。
二、114年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為27.6萬個,職缺率3.1%,進、退率均為2.5%,全時職缺平均對外招募時間(以下簡稱招募時間)3.5個月,其中工業部門職缺率3.2%,進、退率各為2.1%、2%,招募時間3.7個月;服務業部門職缺率3.1%略低於工業部門,招募時間3.3個月亦較短,惟進、退率均為2.8%,則明顯高於工業部門。
三、就「職缺數」、「職缺率」及「招募時間」等指標交叉比較,以縱軸表示對外招募時間(月)、橫軸表示職缺率(%),泡泡大小代表職缺數,並以全體行業平均招募時間與平均職缺率為基準,劃分為四個象限。各象限所代表意義與主要行業分布說明如下:
(一)第一象限:職缺率相對高、招募時間相對長。
此象限之行業職缺率相對較高,且需較長時間才能補足人力,如:住宿業。另輔以人員流動情形觀之,114年3月住宿業進、退率分別為3.7%、4.1%,明顯高於全體服務業部門之2.8%、2.8%,故高流動率及招募時間相對較長等因素,可能是造成其職缺率相對較高之主因。
(二)第二象限:職缺率相對低、招募時間相對長。
此象限之行業雖然職缺率較低,但需較長時間才能補足人力,如: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。另輔以人員流動情形觀之,114年3月專業、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進、退率分別為2.5%、1.9%,均低於全體服務業部門之2.8%、2.8%,顯示其流動率及職缺率相對較低,人力供需尚屬穩定,惟招募時間相對較長,一旦產生職缺,需較長時間才能補足人力。
(三)第三象限:職缺率相對低、招募時間相對短。
此象限之行業職缺率相對較低,招募時間亦相對較短,如:批發及零售業。另輔以人員流動情形觀之,114年3月批發及零售業進、退率分別為3%、2.9%,均略高於全體服務業部門之2.8%、2.8%,顯示儘管該行業人員流動率偏高,仍能在合理時間內補足所需人力。
(四)第四象限:職缺率相對高、招募時間相對短。
此象限之行業雖職缺率相對較高,但招募時間仍低於全體行業平均,如:餐飲業。另輔以人員流動情形觀之,114年3月餐飲業進、退率分別為4.6%、5.0%,明顯高於全體服務業部門之2.8%、2.8%,顯示有意願從事餐飲業的新進工作者多,但退出該行業人員亦多,留任不易所導致之高流動率可能為其職缺率相對較高之主因。
四、就職缺總數而言,製造業為各行業最多,惟其職缺率與招募時間皆接近整體平均水準,另輔以人員流動情形觀之,114年3月製造業進、退率均為2%,均低於全體行業平均之2.5%、2.5%。整體而言,製造業流動率較低、職缺率與招募時間則與全體行業平均相當,顯示其人力結構相對穩定。
貳、調查結果說明
一、114年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為27.6萬個,職缺率為3.1%
(一)114年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為27.6萬個,職缺率為3.1%;就部門別職缺數觀察,工業部門為11.4萬個占41.3%,服務業部門則為16.2萬個占58.7%,職缺率各為3.2%及3.1%。
(二)各大業職缺數以製造業9.2萬個占33.5%最多,批發及零售業4.7萬個占16.9%居次,住宿及餐飲業2.5萬個占9.1%居第三,三者合占近6成,另營建工程業、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亦均逾1.6萬個;各主要行業註[1]之職缺率以住宿及餐飲業4.4%、其他服務業與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4%、營建工程業3.4%、運輸及倉儲業與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3.3%較高,製造業則為3.1%。
二、114年3月底全時職缺數為25.3萬個,部分工時職缺數為2.3萬個
(一)114年3月底全時及部分工時職缺數各為25.3萬個、2.3萬個,分占91.7%及8.3%,主要行業全時職缺占比較高之業別包括營建工程業、不動產業、製造業、其他服務業等,均逾9成8,占比較低之業別包括住宿及餐飲業僅占66.6%,另教育業、支援服務業、批發及零售業、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亦均不及9成。
(二)就全時職缺數觀察,各大職類以專業人員6.5萬個占25.7%最多,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6萬個占23.8%次之,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5.3萬個占20.8%再次之;按技術層次註[2]區分,第3~4技術層次占49.3%,第2技術層次占46.1%,最低技術層次僅占4.6%。
三、114年3月底全時職缺招募時間為3.5個月
(一)職缺對外招募時間與工作內容、薪資福利、招募制度、技術層次、職涯發展等均有關聯。114年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時職缺對外招募時間以超過1個月~3個月以內占近5成最多,1個月以內及超過3個月~6個月以內均占約2成,超過6個月則占12.8%;招募時間為3.5個月。
(二)按主要行業觀察,以營建工程業、運輸及倉儲業、其他服務業均達4.4個月較長,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4.1個月次之,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3.9個月再次之,另製造業為3.5個月、住宿及餐飲業為3.3個月。
(三)按職類別觀察,以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、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分別達4.1個月、4個月較長,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為3.7個月次之,其餘職類招募時間均低於平均之3.5個月,以事務支援人員2.3個月最短。
四、勞動部政策措施
勞動部提醒,業者如有求才需求,可上「台灣就業通」-找人才網站(https://hr.taiwanjobs.gov.tw)徵才,或撥打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-777-888詢問相關政府服務資源,也可以就近到全國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(https://gov.tw/B3D)由專業就業服務人員提供服務。
五、附錄
為掌握勞動市場用人需求,本部自本(114)年4月起按季辦理「職位空缺概況調查」,蒐集工業及服務業職位空缺概況資料,本年3月底調查於本年4月1日至25日間進行資料蒐集,回收有效樣本計4,097家。
(一)統計對象
工業及服務業有僱用員工之公民營場所單位或企業為對象,但不包括農林漁牧業、政府機關、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、宗教、職業團體及類似組織等行業。
(二)統計定義
-
- 職位空缺:係指單位確實對外公開招募,且尚未補實(含尚未就任)之現有職缺,不含儲備缺(無實際職缺,為預先招募之儲備人力)、預估缺(該缺人員預計將離退,惟目前仍在職)、遇缺不補、內部遷補與派駐海外分廠之職缺。
- 職缺率:職缺率=職缺數÷(職缺數+受僱員工人數)×100%
- 進入率:係指本月內實際進入(含新進、召回等)工作場所之受僱員工人數占上月底受僱員工人數之比率。
- 退出率:係指本月內實際退出(含辭職、解僱及資遣、退休及優惠退休等)工作場所之受僱員工人數占上月底受僱員工人數之比率。
(三)附表
表1 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-按行業分
表2 工業及服務業全時職缺數-按職類分
表3 工業及服務業全時職缺數結構比-按對外招募時間分
註[1]主要行業係指職缺數前14大之行業。
註[2]依「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(第6次修訂)」,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屬第1技術層次,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、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、事務支援人員屬第2技術層次,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屬第3技術層次,專業人員屬第4技術層次,主管及監督人員屬第3~4技術層次。
※相關圖表請參閱附加檔※
- 業務單位:統計處
- 連絡電話:02-8995-6866
- 發布單位:新聞聯絡室
- 發布日期:2025-09-08
- 點閱次數:
檔案下載
- 附件_114年3月底職位空缺概況調查統計結果(含圖表) pdf